六旬老人被撞翻,司机要赔200万!只因这一个动作……
驾驶员一次随意停车
乘客一次疏忽开门
导致恰巧经过的电动自行车翻车
60岁驾驶者刘某颅脑重伤
昏迷至今已逾两年
驾驶员先后两次被起诉
共计背负了高达200余万元的赔偿款
2023年6月9日中午,案件被告徐某敏驾驶小汽车,搭载乘客徐某。行驶至某路段时,徐某敏将车停靠在路边,车身与路边留出大约1米的空隙。60岁的刘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沿该路段同向行驶,恰好从这1米的空隙经过。突然,车内乘客打开了车门,车门与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,导致刘某连人带车摔倒在地。经鉴定,刘某的伤势为一级和八级伤残。 刘某一方先后两次起诉事故责任方要求赔偿。法院确认,司机徐某敏临时停车时未确保车辆停靠位置安全、未对乘客的开门行为尽到提醒或制止义务,其停车行为为“开门杀”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,负事故的全部责任。因徐某敏未为案涉车辆购买第三者商业险,最终共计要承担200余万元的赔偿款。 “开门杀”指车辆停稳后 驾乘人员未认真观察后方路况 贸然开门 导致行人或来车避让不及 引发碰撞、摔倒甚至伤亡的危险行为 别看开门的动作不大 但后果相当严重 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疼 车门开启瞬间的冲击力可达数百公斤 恰好对准骑行者最脆弱的胸头部 极易引发二次碾压事故 致死致残率极高 法律早已明确 “开门杀”需承担的责任 若未按规定停车、未提醒乘客观察路况,需承担主要责任。佛山网约车司机在禁停区停车且未提醒乘客,不仅赔偿还获刑一年;上海一网约车司机因未尽提醒义务,被判赔偿82.1万元。 主动开门引发事故需直接担责。上海某网约车乘客“开门杀”,被判赔偿35.2万元;有乘客开门致人死亡,虽不涉刑责仍需承担民事赔偿。 若受害人存在逆行、分心等违法行为,也可能承担部分责任,但这绝非“开门杀”的免责理由。 大部分汽车车门 打开宽度在80-100厘米 距离1米以上才能确保安全 所以步行、骑行人员需要 特别注意保持与车辆的横向距离 而对于车内人员来说 一个微小的动作 一句简单的提醒 就足以守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驾驶人 应选择合适地点停车,提醒乘客开门时注意后方来车。 驾驶人要养成文明良好的停车习惯,停车时要选择安全合法的停车位置,不能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。 驾驶人应提前提醒乘车人,特别是后排乘客,要先看清车辆前后左右的来往行人、车辆情况,确认安全后方可开门下车。 乘客 从右侧下车,掌握正确的开车门办法。 除了驾驶人外,乘车人尽量从右侧下车。 乘客和驾驶人都需要掌握正确的开车门办法: 用距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开车门,也就是左驾用右手开,右驾用左手开。 当驾驶人/乘客换成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,即右手开门时,上半身会自然而然地转动,头部和肩膀不由地向外看,便能及时观察到后面驶来的车辆。 在确保汽车周围安全的前提下,驾乘人员开车门时,不要一下全部打开,而是先打开一个小缝。然后扭头往后观察后方情况,确认安全后再推开车门。略微打开的车门,起到了主动示警的功能。 路人、骑行者 遵守交通规则,警惕路边车辆忽然开门。 走路时不要顾着玩手机,路过停在路边的车辆时,应当减速慢行,特别是刚停下来的车辆和打双闪灯的车辆,要防范车门突然开启。 开车门不是简单的推拉 藏着对安全的敬畏 拒绝“开门杀” 安全出行需要从细节做起! 来源:综合央视新闻、昭阳警方、sttv今日视线、渝中交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