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回损失50万!重庆警方抓获一网逃人员
轻信他人承接工程项目“有门路”,不经调查核实,即签订合同支付50万元定金,结果钱没了,人也消失无踪。近日,重庆渝中警方成功抓获一名外省来渝涉合同诈骗网逃人员,帮助受害人挽回损失。 嫌疑人张某被成功抓捕到案。 警方供图 5月中旬,河北沧州一建筑公司在当地报警,称遭遇合同诈骗,不仅50万元预付款打了水漂,就连承接项目人也不见了。经了解,该公司老板因生意的关系,曾和嫌疑男子张某有过接触,一来二往处成了“朋友”,对方常自称在承接工程方面“有门路”“关系硬”,只要他一出手,很多项目“手到擒来”。 今年初,张某再次信誓旦旦地表示,可以帮公司牵线搭桥,承接到重庆的两个工程项目。该公司老板见对方势在必得的架势,在没认真核实和调查的情况下,与其签署了合作协议,双方约定承接工程周期为3个月,总造价500万元,随即该建筑公司会计向张某转账支付工程预付款和介绍费共计50万元。 一开始沟通项目进展时,张某还很积极地回复,后来张某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,渐渐不接电话,不回信息,直到合同到期居然直接失联了,既未履约也没退款。该公司立即在当地报警,通过深入调查,确认张某与其承诺接洽的项目,根本无任何关联,所谓“门路”也纯属编造,同时发现嫌疑人已经遁逃外地,杳无踪迹,遂发布网上追逃信息。 近日,渝中区公安分局化龙桥派出所经仔细排查,综合研判,发现嫌疑人在辖区永嘉路社区活动的重要线索。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,对重点部位进行周密布控,同时循线追踪行动轨迹,明确藏匿地点,最终在一临时出租房内,将张某成功抓捕到案。 经审讯,张某对涉嫌合同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其曾有一定的经营工程项目的经验,因受不法利益驱使,以帮忙承接工程为诱饵,通过营造“有门路”“资源广”虚假人设,利用受害者想走“捷径”的心理,从中骗取钱财,用于个人挥霍。 目前,通过法治教育,嫌疑人张某愿意主动退还部分诈骗资金,现已顺利移交给河北当地警方接受处理,该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。 警方提醒:合同诈骗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较强,市民签订合同务必谨慎,切勿一味相信对方花言巧语,应提前对合同涉及的公司及个人进行详尽核实,包括查清对方主体资格、实际经营状况,确认其合法性及履约能力等。另外,务必严格审查合同条款,切勿有贪图便宜或走捷径心理,以免掉入诈骗陷阱,如发现被骗,保留相关证据,立即报警求助。